校园事故频发,未成年社会犯罪也呈增长趋势。随着全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,绝大多数孩子都早已衣食无忧,伸手就来,来得慢了都会哭闹。在家里,孩子被宠爱有加,到学校老师也不敢吭声。我们更多的孩子都已经“伤不起”,所以更矫情,于是一碰就碎。

01当今孩子有知识,但缺少智慧
不容置疑,现在的孩子确实很“聪明”,因为更加“见多识广”,或学校教育的努力,现在的孩子都成了“小大人”,几乎什么都懂。不少家长反映,现在小学知识,都会搞蒙本科学历的自己。但是,我们也必须看到,当今很多孩子只是充斥了知识,而缺少了智慧,尤其是人文素养、道德传统,更远离了仁义礼智信人格塑造。

很多孩子,能够将电子产品玩得游刃有余,却不会生活基本常识和本领;能够知道很多流量明星的年龄、星座、爱好,男(女)朋友是谁,却不知道民族英雄,也不理会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。这已经不是教育问题,而是整个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引导问题。
02矫情的孩子,无法挑战自己,却有更多的“江湖戾气”
大学生考试作弊被抓,哭二十分钟,伤心欲绝,然后从教学楼一跃而下;小学生作文被评注“传递正能量”后,也跳楼身亡。类似的事件还很多,也包括因家长批评或唠叨而做出过激行为的孩子们。当然,这些孩子或许都存在心态和心理的非常因素,还是个案,但是,我们却越来越多地看到这样的“伤心新闻”。这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问题。

我们越来越多的孩子伤不起,是因为这些孩子从小我们就不敢伤害,不敢触碰。爷爷奶奶、姥姥姥爷那隔辈亲真叫个“亲”,爹娘当然也是当孩子视手中宝,小皇帝和公主千金们自然为所欲为,愈加矫情。谁要是对人家孩子稍有“不敬”,甚至会全家找人家拼命。于是,很多孩子养成了“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”的“豪横”,谁都有一颗当“大哥”“大姐”的“社会戾气”。
03最无厘头的“决定”,是严禁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

一有点挫折,他们都受不了,好像天就要塌了。另外,家庭和社会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,貌似如果孩子不考满分,就是废物一样,孩子比谁谁家孩子低两分,“虎妈妈”就暴跳如雷。这些也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,甚至很容易被迫造成说谎的习惯,甚至被“逼疯”。
或者也正因为此,有关部门作出了对孩子学习成绩不排名,分数不公布的“决定”,事实上,个人认为,这是最无厘头的做法,不但没有任何意义,而且有点自欺欺人。公布个成绩就打击了差生的积极性?就挫伤了他们的自信?这种对差生的保护,是不是忽略了努力学习的孩子的“荣耀感”?这种荣耀感,难道不该有吗?那大学录取还要什么分数线?

一个没有成绩和排名的比赛,还有什么意义?优胜劣汰是自然客观规律,也是参与社会竞争的必要应对能力。小时候就应该培养孩子们力争上游的精神,而不是藏着掖着,怕他们受伤害。这不是伤害,而是成长,伤害,才会让人更坚强,更平静。
04孩子需要呵护,更需要锻炼,未来需要他们自己去应付
我们不能光呵护,而缺乏对他们的锻炼。其实,公布成绩和排名这件事,老师和家长都在孩子考试后迫不及待,那为什么要“杜绝”“严禁”呢?孩子心理问题,应该用心理疏导的方式去解决,而不是因为心理问题,不让他遇到心理挑战。

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,逐步提高是应该的,但一味地要求教师教学方法的教育,一出事就骨头里挑刺,吹毛求疵老师“批评不得当”,这种教育绝对是教育误区,也是孩子成长误区。我们应该更多地培养孩子的适应力、应付挑战和压力的能力,而不是只管呵护,不管锻炼,只是娇惯,捧在手里。
更多的孩子,可能会毁在这些“误区”。